东南亚是中国汽车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支点

——大下科技携手中汽研深入调研老挝、泰国、马来西亚市场

作者:刘刚(大下科技) 、 杨东阳(中汽研昆明 整车部)

2025年08月07日  中国·北京

    东南亚市场正成为中国汽车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快速扩张,产能过剩压力日益凸显,而蓬勃发展的东南亚市场恰好为中国车企提供了消化产能的关键出口,该地区汽车消费需求持续攀升,为中国品牌快速打开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技术层面,中国汽车制造商通过持续创新,在产品质量和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精准匹配了东南亚市场对环保和智能出行的需求,为中国品牌构筑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产能、技术、区位和政策的多重驱动下,东南亚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的核心战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与此同时,东南亚与中国地理相邻、文化相近的天然优势,推动众多车企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大幅提升了市场响应速度。此外,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机制的深化,进一步优化了中国汽车出口的贸易环境。

图:老中汽车合作论坛——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为响应市场所需,大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刚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董事长胥峰、综合部韩飞部长、整车部杨东阳部长于2025年05月19-28日出访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旨在深化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在汽车产业链、技术标准、市场拓展及后市场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重点考察当地市场环境、车辆运行需求,并推动具体合作项目落地。

    2025年05月20日,“老中汽车合作论坛”在老挝首都万象顺利举行,会议期间,我们共同见证了“国家车辆测试与技术检测中心成立MOA签约仪式”,此次签约仪式在老挝公共工程与交通部副部长赛宋康·玛诺唐的主持下进行,中老合作委员会副部长赛色拉·西提坡见证,老挝计划投资部高层领导也给予了支持。此次论坛及签约仪式标志着中老两国汽车产业合作进入高质量协同发展阶段,为区域汽车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两国在汽车产业基础设施与智能化管理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图:老中汽车合作论坛——国家车辆测试与技术检测中心成立MOA签约仪式

    对万象市及周边考察发现,目前主流车型为丰田Hilux皮卡、Fortuner越野车(占比超70%),中国新能源车正成为老挝中产阶层新宠,但基础设施不足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图:实地走访调研了万象最大的车辆检测中心

政策驱动市场转型

    老挝通过差异化关税政策(燃油车进口税100%,电动车进口税仅35%)叠加高昂燃油成本(汽油24000基普/升,约8.0元人民币/升;柴油25000基普/升左右,约8.3元人民币/升),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创造了显著竞争优势。在此政策环境下,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欧拉等中国品牌以3万-5万美元的主流售价快速打开市场。目前,这些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在万象市区的市场渗透率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路况与补能难题突出

     城区外道路坑洼严重,离地间隙低于180mm的电动车通过困难。充电桩覆盖率不足,目前仅集中分布于万象市区,城郊及公路沿线稀缺。

基础设施短板明显

    检测站仍沿用机械式设备,缺乏新能源车专项检测;城中村道路泥土路占比高,雨季积水严重。

图:老挝首都万象城区外道路坑洼情况

中老合作潜力大

    专家建议:优先改造主干道连接段,在酒店、检测站、市区重点路段等增设快充桩;中国车企可针对性出口高底盘新能源SUV及皮卡车型。短期需突破路况与检测瓶颈,长期可依托中老合作完善产业链布局。

    2025年05月21-24日期间,走访了泰国多家机构及企业,就中国企业在泰投资的法律风险、市场环境及合作机遇展开深入调研。

专业机构探讨合规路径

图:访问大拓律师事务所泰国曼谷总部

    在大拓律师事务所泰国曼谷总部,创始人史大佗先生向我们介绍,该机构专注为中资企业提供泰国投资法律咨询及人力资源合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在中汽中心东南亚代表处,负责人谢东明先生强调,中国汽车企业布局东南亚市场需重点关注本土化战略,并就东南亚市场(尤其泰国)的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深入分享:

  1. 关注右舵车设计及驾驶习惯
  2. 热平衡,加强空调制冷处理
  3. 下雨天车辆自身排水及涉水问题
  4. 路况起伏、路窄对四轮转向更高要求
  5. 排放符合国四、国五的标准
  6. 智能辅助驾驶(额外减税),摄像头录制数据对人脸处理解决数据安全合规问题

图:访问中汽中心东南亚代表处

车企本地化实践引关注

    在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泰国东南亚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建伟及研发管理团队与我们就区域市场竞争格局、工厂建设、市场开发及遇到的问题展开交流。长安汽车方面表示,正通过本土化生产与供应链建设深化东南亚市场布局,并探讨与中国产业链伙伴的合作空间。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建设计划一期生产能力达到10万台/年,二期25万台/年。一期工厂建设已基本完成,设立装备总车间,发动机总成车间和研发中心等,所生产车型全部为新能源车,本地化生产率将达到60%。

图:访问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

交通基建影响市场策略

    我们同时对曼谷市区及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展开系统调研,包括道路状况、停车设施及交通流量特征。数据显示,当地拥堵规律与驾驶习惯显著影响用车需求,这将为中企新能源车型投放提供重要参考。

    业内专家指出,泰国市场虽潜力巨大,但中企需结合法律合规、本地化运营及基础设施特点制定差异化战略。此次调研为后续中泰产业合作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2025年05月24-28日期间,对马来西亚的交通与道路情况、汽车产业等进行了深度市场调研,全程自驾实测马来半岛1500余公里复杂路况,并与相关企业进行了技术交流,为东南亚市场适应性研究及产业合作奠定基础。

创新调研——1500公里自驾实测马来路况

    此次在马来西亚的市场调研采用全程自驾方式开展,设计了两条极具代表性的测试路线:首日完成吉隆坡-槟城400公里西线环岛测试,次日挑战槟城-关丹港900公里马来半岛东线复杂路况。在累计15.5小时的高强度测试中,团队系统采集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山地弯道及夜间驾驶等多元场景下的车辆性能数据,为东南亚市场车型适配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技术交流——深入对接产业链核心环节

    重点考察了马来西亚汽车产业关键节点:

图:访问开特环保(马来西亚)公司

  1. 与开特环保(新兴零部件企业)深入探讨其马来西亚工厂的产品本地化进程与技术优势;
  2. 走访捷途汽车马来西亚分公司,系统了解其市场本土化策略与服务网络建设;
  3. 与宝腾汽车研发中心就本土化研发、供应链管理及市场洞察进行专题研讨。  

图9:访问宝腾汽车研发中心

战略突破——中马合作测试基地构想获积极响应

    基于对马来西亚复杂用车环境的深入理解,就共建“东南亚车辆适应性验证测试基地”达成重要共识。该基地拟选址云南,将重点解决中国汽车企业面向东南亚市场出口的产品适应性验证需求。

 发挥云南优势  推进与东南亚地区的合作

    基于对老挝、泰国、马来西亚的深度市场调研及既有合作成果,大下科技联合中汽研昆明公司,将充分发挥云南的区位优势(毗邻东南亚、多气候带测试条件),系统推进东南亚市场开发。结合区域市场需求与政策环境,未来合作将围绕“认证本地化、技术适配、生态共建、零碳前瞻”四大战略方向展开,助力中国车企高效开拓东南亚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打破技术壁垒,降低车企准入成本,实现“一次测试,多国互认”。建立认证数据库、推动中国标准区域化的落地,并匹配东南亚地区特殊需求(例如: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适配等),解决市场痛点。加强与东南亚地区各国的生态共建,协同布局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建立车企联盟、一站式测试与认证服务中心等。

    预期成果:覆盖80%以上东南亚地区主力市场,认证周期缩短50%,通过标准互认与本地化服务,降低整车出口综合成本20%-30%,形成以云南为枢纽的“中国-东盟汽车产业合作示范区”。

Categories:

Tags:

Comments are closed

Quick contact info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 may hear, finally, be expanded on, say, a certain pro cu neglegentur. Mazim.Unusual or something.

2130 Fulton Street, San Francisco
support@test.com
+(15) 1234-56789